虾过敏主要是人体免疫系统将虾中的某些蛋白质识别为外来的有害物质,从而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具体原因有免疫系统误判、遗传因素等。
1、免疫系统误判:虾含有多种蛋白质,其中一些蛋白质的结构与人体自身的蛋白质不同。当这些蛋白质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抗原,即外来的有害物质。免疫系统中的B细胞会产生针对这些虾蛋白抗原的特异性抗体,主要是免疫球蛋白E(IgE)。当人体再次接触虾蛋白时,这些IgE抗体就会与虾蛋白结合,激活免疫系统中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使其释放出组胺、白三烯等炎症介质,从而引发过敏症状。
2、遗传因素:过敏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过敏性疾病的遗传史,如父母或近亲有过敏性鼻炎、哮喘、湿疹或食物过敏等,那么个体患虾过敏的风险会显著增加。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虾过敏的发生中可能起到40%-80%的作用。
3、肠道屏障功能异常:肠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同时也是防止外来抗原进入体内的重要屏障。如果肠道屏障功能受损,例如因肠道感染、炎症性肠病或长期使用抗生素等原因,使得肠道黏膜的通透性增加,虾蛋白等外来抗原就更容易穿过肠道黏膜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引发免疫系统的过敏反应。
除此之外,婴儿过早添加虾类辅食,由于其肠道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也可能增加虾过敏的发生风险。
虾过敏有哪些症状
最常见的是荨麻疹,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风团,颜色可呈淡红色或苍白色,伴有明显瘙痒。皮肤可出现红斑、丘疹、水疱,伴有渗出、结痂,瘙痒剧烈,好发于头面部、颈部、四肢等部位。类似过敏性鼻炎的症状,鼻腔黏膜受到过敏原刺激,出现鼻痒,频繁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气道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加,导致咳嗽,严重时可出现气喘、呼吸困难,甚至引发过敏性哮喘发作。胃肠道黏膜受到过敏原刺激,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程度因人而异。肠道平滑肌痉挛,出现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同时可伴有腹泻,大便多为稀水样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