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落的仙舟「岱舆」断舰永远地碇泊在异乡,也许是时候解开缆索,让它返航了。
随着文明启迪,伊须磨洲人不再将断舰中的遭难者们视为陨落的神明,但这分毫不改变他们崇敬之情。伊须磨洲的诗人如是吟咏:「大海吞没的是凡人,魂灵却永生不死。」
按照伊须磨洲的历法,每年潮骚月的第二个休息日是「神陨节」——水居者们吟诵经文、吞食草药、随着水流跳起怪异的舞蹈,以纪念那些自身陨落却为伊须磨洲带来庇佑的「神明」。到了近现代,「神陨节」逐渐失去原本的宗教意义——歌谣代替了经文,美食取代了草药,只剩下怪异的舞蹈作为文化遗产传承至今。
最近数百个星历年中,伊须磨洲毫不吝啬地将独特的文化与外界共享,神陨节的形式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伊须磨洲的陆地城市通常是年轻人的世界,神陨节期间更是通宵达旦、彻夜笙歌。域外访客们常常选择神陨节期间共襄盛举,尤其仙舟游客都很喜欢这里,他们钟情于城市中生机勃勃的气氛,如火焰般热辣炽热、如海啸般势不可挡。随着青春期过去,水居者肺部会逐渐萎缩,颈侧演变成鳃状,手脚和双眼也会变得更适合海底生活。诗人们总是说「伊须磨洲人将喧闹狂欢的青春留给了陆地,将沉静肃穆的暮年留给了海洋」。
在仙舟天驱商会推动下,神陨节多了一项仪式——潜入「岱舆」断舰中搜寻到仙舟人遗骨敛入星槎,发射至塔拉萨所属的恒星。
伊须磨洲人接触到「岱舆」历史的同时,也了解了陨落时刻的悲剧:当岱舆仙舟四分五裂,一切都已无可挽回之时,岱舆的领袖青竹即刻决断,誓用壮绝的牺牲断绝寿瘟诅咒的污染。仙舟联盟希望陨落的英雄们能得到体面的慰灵奠仪,而免遭罹难的伊须磨洲人也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神陨节的夜晚的某个时刻,狂欢戛然而止——青年、孩子与仙舟人们坐在岸边,年长者浮出水面,肃穆地凝望着海平面。紧接着,几艘星槎破水而出,自海底向着恒星飞去。
星槎上镌刻着一行秀丽的伊须磨洲文字——「你应为溺亡的水手解下缆索。别哭泣,我死后你便能平安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