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锅,距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起源于微山渔家的船上,盛于烹饪鼻祖彭祖的故乡——徐州。如今,爆味小地锅扛起了饮食文化的重担,将徐州地锅文化的盛誉传至大江南北。
什么是地锅?
相传,微山湖上的渔民囿于环境条件的限制,常常在渔船上烹调美食。取一小泥炉,炉上置一口铁锅,简单地用几块干柴生上火,以最最家常的做法煮出一锅食物,这便是地锅的由来了。简陋的烹调方式:接近于放置地面的铁锅,俗称地锅。另外,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吃饱喝足,在锅边再贴满面饼,在炖煮的过程中,面饼会自然吸收菜香,菜则能吸收面饼的甘醇。吸足了汤汁中的浓郁,这一块块贴满了锅边的面饼,简直就是地锅的灵魂~
众人吃一口地锅是传统的地锅配制,而爆味小地锅则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减少了食客同食的数量。以2-4人一锅为主,强调小而精美的地锅文化。同时,再次突出了吃地锅必须谨记的步骤:先吃饼,后吃菜,再来个浓汁好泡饭。以严苛的吃货态度“禁锢”了消费者吃地锅随心所欲的顺序。
展开全文
先吃饼,饼借菜香,早已将菜里的神韵和美味刻在了饼里,所以第一步先吃饼,借饼品菜,是爆味小地锅的第一个特色;后吃菜,大致尝过饼香也大致了解了地锅的味道之后,自然而然想进一步品尝地锅菜,这是饼步骤之后水到渠成的步骤;最后,来个浓汁,加深地锅的浓郁香味,泡上满满一碗米饭,让蒸至熟透米花微绽的米饭一瞬间强力吸收地锅汤汁的鲜香。这三步的完结,便是用心用力对爆味小地锅有了相当深刻的了解了。
传统地锅文化,在爆味小地锅这儿,成了时尚新玩家。怕是不做美食做潮牌,也是C位出道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