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吃”罚单的中信银行怎么了? 这家九万亿“股份行”又被罚了。近日, 中信银行 长沙分行、洛阳分行、上海分行分别因为授信调查不尽职、信用证贸易背景调查不...

又“吃”罚单的中信银行怎么了? 这家九万亿“股份行”又被罚了。近日, 中信银行 长沙分行、洛阳分行、上海分行分别因为授信调查不尽职、信用证贸易背景调查不...

来源:雪球App,作者: 新财观V,(https://xueqiu.com/1568592922/291089106)

这家九万亿“股份行”又被罚了。

近日,中信银行长沙分行、洛阳分行、上海分行分别因为授信调查不尽职、信用证贸易背景调查不尽职、违规向企业转嫁费用等原因被罚超350余万元。与上次收到的罚单相比,中信银行此次被罚可谓是小巫见大巫。

去年12月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中信银行涉56项主要违法违规事实,涉及贷款、票据、存款、理财、信用卡管理等多种业务。中信银行总行被罚1.52亿元、没收违法所得462.59万元,分支机构被罚6770万元;罚没合计2.25亿元。

对此,中信银行表示,此次处罚所涉问题均发生在2019年及以前年度,该行已根据监管意见,全部完成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据了解,中信银行该次行政处罚的决定,与此前陷入特大受贿案件“落马”的行长孙德顺及恒大集团不无关系。

尽管中信银行彼时称,已根据监管意见,全部完成整改。不过继上述2亿元的罚单后,中信银行再度上榜2024年银行业首批被罚名单。

从业绩上看,中信银行2023年营业收入2058.96亿元,较上年下降2.60%;归属该行股东的净利润670.16亿元,较上年增长7.91%。 而此报告期亦为中信银行14年内首次营收同比下降,而其净利润增速亦出现了明显放缓。

曾领超2亿元罚单从上次被罚的情况看,中信银行上述56项违法违规事实,有多项指向了其贷款问题,而这与其上任陷入严重违法案件落马的行长孙德顺不无关系。

据公开资料,孙德顺于2011年10月调任中信银行党委副书记,后担任中信银行副行长。2016年7月,孙德顺升任中信银行行长,直到2019年2月卸任。退休一年后,2020年3月,孙德顺便因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相关部门立案审查调查。

经审理查明:2003年至2019年,孙德顺先后利用担任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副行长,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行长,中信银行副行长、行长等职务上的便利,为有关企业在获取贷款等事项上提供帮助,非法收受财物折合人民币9.79亿余元。

而孙德顺任职中信银行常务副行长期间,中信银行曾发放40亿元的贷款给一家高负债企业,而这笔贷款很快就形成了不良资产。为了表示感谢,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和孙德顺控制的平台公司签署了一个增资协议,帮助平台公司实际获利高达1个亿。

反腐纪录片《零容忍》中曾提到,孙德顺为贪1亿元,违规放贷40亿元。2023年11月,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孙德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对孙德顺受贿犯罪所得及其孳息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而在中信银行56条违法违规行为中,有多条违规事实便指向了中信银行的贷款问题,其中一条提到,中信银行违反集团授信相关规定,形成不良。而对于中纪委通报中提到的孙德顺限制、压降制造业贷款等行为,在中信银行56条违法违规事实也有提到。

尽管中信银行表示处罚所涉问题均发生在2019年及以前年度,但是中信银行现任董事长方合英与行长刘成均在 2019年度双双担任过副行长以上要职,很难说对这些违法违规的问题完全没有任何关联。

据梳理,除了孙德顺外,中信银行近年已有多个分行行长、副行长卷入贪腐案件。2020年初,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信集团纪检监察组、福建省厦门市纪委监委,对中信银行厦门分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风险总监陈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陈鹰存在违反政治纪律,与他人串供、伪造证据、隐匿财产,对抗组织审查,烧香拜佛,搞迷信活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纪律,违规接受贵重礼品和礼金,违规出入私人会所和高档娱乐场所,接受贷款客户宴请和旅游、打高尔夫球、娱乐等活动安排等行为。

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有关规定,相关部门决定给予陈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随案移送。

也是2020年,经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信集团纪检监察组联合黑龙江省监委,对中信银行哈尔滨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于成信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该人士亦被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等处分,并被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

2023年2月,中信银行昆明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林争跃被开除党籍和公职;据中信银行纪委、昆明市监察委员会消息,其对中信银行昆明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林争跃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经查,林争跃存在长期多次收受贵重礼品、大额礼金长期违规占用周转住房;多次向下属索要大额财物,套取金融机构低息贷款转贷授信客户牟利;干预银行信贷事项,违规发放贷款;“靠银行吃银行”,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巨额贿赂等行为。

依据有关规定,经中信银行党委研究,给予林争跃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经昆明市监委研究决定,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随案移送。

2023年7月,中信银行宁波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吴学文受贿、违法发放贷款一案公开宣判。据悉,此前吴学文曾利用职务之便受贿达3302万余元,期间还违规发放2.5亿贷款,并造成近1.89亿元贷款无法收回。最终,吴学文被判处执行有期徒刑十三年,罚款200万。

除此之外,中信银行济宁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王中兴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中信银行广州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谢宏儒被“双开”;中信银行原董事长李庆萍亦在2023年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依法进行追责。

前高管“奔赴”恒大除了与孙德顺有关以外,中信银行上述56项违规亦与恒大集团或不无关系。提到中信银行与恒大集团之间的联系,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关键人物——朱加麟。中信银行发布的公告显示,朱加麟于2014年6月被聘任为该行副行长,于2017年9月辞任。

在此之后,朱加麟加入恒大集团,历任恒大集团副总裁以及恒大人寿董事长等职务。公开资料显示,朱加麟在中信银行任职副行长期间,中信银行与恒大集团业务来往频繁,一度为恒大集团最大资金来源之一。

此外,恒大的前总裁夏海钧曾来自中信银行。根据自媒体《壹地产》的报道,夏海钧于1994年调任中信华南集团东莞公司副总经理,当时他已经年满30岁。由于他的出色表现,他不断获得晋升,最终成为中信华南集团常务副总经理。

2015年3月,中信银行、中信信托与恒大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中信银行给予恒大集团授信400亿元,中信信托给予恒大集团授信200亿元,合计600亿元。中信银行和中信信托表示将为恒大集团在综合金融、项目合作、综合授信和现金管理方面提供相关服务。

2016年2月,中信银行重庆分行宣布,成功落地恒大人寿19.69亿元并购贷款项目,进一步加强了与恒大地产和恒大人寿的全面合作。值得一提的是,中信银行56项违法违规事实中,其中有一条指出,中信银行违规发放并购贷款收购保险公司股权。

2016年12月,中信银行广州分行又发布消息称,向恒大集团投放了312亿元的房地产基金。这笔不小的资金“支持”据称是中信银行历史上投放金额最大的房地产基金业务,也被市场称之为中信银行的“慷慨解囊”。

不仅如此,2017年年初时,中信银行又与恒大集团进一步深入合作,达成了400亿综合授信、500亿地产基金、200多亿多元化并购基金、900亿内保外贷的额度总计超千亿元的授信额度合作意向。这也被称之为中信银行为恒大设立的“千亿+”计划。

但随着恒大集团的爆雷,中信银行业被推向了风口浪尖。中信银行在2021年下半年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中信银行高度关注恒大集团经营和资金状况,对恒大可能存在的风险,已充分预估并做好准备,积极增提减值准备,增加风险抵御能力。”

14年来营收首次下滑从中信银行近期发布的2023年年报来看,该行业绩很难说没有受到处罚影响。

中信银行发布2023年业绩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中信银行营业收入2058.96亿元,比上年下降2.60%;实现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670.16亿元,比上年增长7.91%。从规模上看,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资产总额突破9万亿大关,达到90524.8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91%。

虽然资产规模上中信银行表现良好,但中信银行的业绩下滑实属罕见。通过梳理过往年报发现,自从2009年,中信银行营业收入录得-2.11%的同比下滑后,其营收每年均能保证一定的增长,这也是其时隔14年来首次迎来类似的情况。

此外,中信银行虽净利润有所增长,但增速上已明显放缓不少。2021年和2022年,中信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6.41亿元和621.03亿元,其中,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3.6%,2022年则略有下降,降至11.61%。如今,中信银行净利润增速再缩减至7.91%,已经连续3年下降。

据年报,中信银行营收之所以下滑,主要受净息差和净利差双降,以及付息成本上升有关。其中,净息差为 1.78%,比上年下降 0.19个百分点;净利差为1.75%,比上年下降0.17个百分点。

事实上,中信银行的净息差自2020年度达到了2.26%便一路下行,2022为1.97%,到2023年降至1.78%,已连续下滑3年。对此,中信银行则称,资产端收益继续较快下降,主要为LPR利率持续下调、市场信贷有效需求不足,以及存量个人按揭贷款利率下调等因素所致。

而在净息差持续收窄的背景下,中信银行“零售第一”的战略效果亦不太理想。在最新年报中,中信银行也披露了零售金融业务所带来的成绩。2023年,中信银行零售管理资产为4.2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32%,信贷规模2.2万亿元,私行管理资产也站上万亿台阶。

据了解,中信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曾一度领跑市场,且在2021年,中信银行又提出“零售第一战略”,但时过境迁,作为零售板块主力的信用卡业务近年来却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数据显示,2023年,中信银行信用卡业务收入594.21亿元,同比下降0.67%。

究其原因,或主要为中信银行信用卡交易量缩水,该数值2023年高达约2.72万亿元,同比却下降2.73%。事实上,中信银行的发卡量增速自2019年便开始放缓,2019年至2023年该行信用卡发卡量增速分别24.26%、11.16%、9.40%、5.21%以及8.37%。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银行在信用卡业务的管理和服务方面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信用卡业务方面,在黑猫平台上,关于“中信银行”的投诉则高达2.1万条,问题包括涉嫌虚假宣传、未激活扣年费、强行办卡、泄露个人信息、暴力催收等等。在投诉问题中,不少用户提到了中信银行工作人员在推荐信用卡升级业务时含糊其辞,存在卡未到、先扣款的情况。

除此之外,中信银行也被投诉在信用卡业务方面存在暴力催收的问题。而从中信银行去年发行的两期不良资产ABS中,也暴露出催收费率过高的问题。对此,中信银行表示,该项目入池贷款为信用类不良贷款,回收可能性较低。

除了消费者投诉频发外,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还因信用卡资金用途管控不力等问题受到了金融监管机构的处罚。

就在今年的3月1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公布了一张罚单,指出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杭州分中心存在信用卡资金用途管控不力、现金分期资金实际用于购买理财产品以及未有效识别信用卡套现行为等问题,并对其处以30万元的罚款。

与此同时,中信银行信用卡持续攀升的不良率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2023年,中信银行信用卡不良率达到2.53%,较上年末上升0.47个百分点。而其不良贷款余额也增加至131.98亿元,显示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不断累积。

整体来看,2019年至2023年,该行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89.48亿元、115.61亿元、96.50亿元、105.20亿元、131.98亿元,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74%、2.38%、1.83%、2.06%、2.53%。其中,个人不良贷款占比持续攀升,2023年末,中信银行个人不良贷款总额已增加至276.68亿元,占不良贷款总额的42.7%。

显然,一味地提高个人贷款规模并不能为中信银行的业绩起到制胜的关键,在提高零售业务的同时,如何能够保证利润的增长以及控制不良率,或许才是中信银行新零售战略的重中之重。

(本文基于公开数据与资料分析,尚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

# 中信银行1 # 恒大集团 # 处罚 # 营收 # 净利润

你可能也喜欢

参加汽车漂移培训的费用大概是多少?
365体育网址备用

参加汽车漂移培训的费用大概是多少?

📅 06-30 👀 6119
道奇战斧摩托车多少钱一辆?道奇战斧中国有几辆
365体育网址备用

道奇战斧摩托车多少钱一辆?道奇战斧中国有几辆

📅 07-04 👀 2702
java老版手机怀旧游戏大全 经典的java老版手游排行
365体育网址备用

java老版手机怀旧游戏大全 经典的java老版手游排行

📅 06-30 👀 6376
[已解决]提现多久到账
365bet繁体中文

[已解决]提现多久到账

📅 06-29 👀 9545
生化危机4重制版打BOSS后怎么快速补充弹药
365体育网址备用

生化危机4重制版打BOSS后怎么快速补充弹药

📅 07-06 👀 9275
如何快速查找自己的手机号码?10种实用方法都在这里!
王者荣耀安卓Q区分区名字整理,王者荣耀手q区有哪些
电脑切屏卡顿,尤其是打游戏时切屏卡顿问题解决方法
真空胎怎么补?
365bet皇冠体

真空胎怎么补?

📅 07-08 👀 509